2018年全市预算安排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9.23亿元(含医保支出),同比增长15.79%。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从2016年的23.7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9亿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马俊贤)昨日,2018佛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领导小组会议在佛山市政府举行。据了解,近年来佛山通过加强医改组织领导、加大政府投入责任等措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居民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会上强调,要始终以市民的感受出发,切实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据了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下,佛山市委、市政府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高规格调整成立由鲁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任常务副组长等所组成的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领导小组。在2014年后,佛山市先后印发了《佛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和《佛山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等12份文件,强化医改的市级政策统筹和全市一盘棋的推进实施。
到去年7月1日,佛山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调整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减少的合理收入制定并落实了财政补偿。数据显示,全市三级公立医院诊疗量下降,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稳步上升。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得到优化,技术劳务收入占比增加,药品、耗材、检验收入占比减少。第三方机构满意度调查显示,近9成的受访群众对改革表示满意,并受到省医改办的充分肯定。
到今年2月,佛山市调整了公立医院六岁以下儿童384项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此外,全市各级卫计部门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17年佛山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率为6.8%,低于省9.5%的目标要求。此外,佛山成为全省5个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起草了《佛山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规范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实施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和规范院长薪酬。
实施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佛山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构建,基本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医疗服务综合能力位列全省第三,地级市首位。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居民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佛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较为健全,三级医院18个数量全省地级市第一,全市22个镇(街)医院升级为二级医院,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建设达标率100%。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注册登记社会办医疗机构120家,新增床位247张。全市非公立医疗机构1094家床位7628张,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59.68%,床位总数的20.85%。
接下来,佛山将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大力推进高明区参考深圳罗湖模式组建医疗集团,全方位管理区域居民健康。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合作,全力实施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建设和培育与佛山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相匹配的高水平医院,打造珠三角医疗高地。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保障制度,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更加趋向合理。
今年,佛山将在保障市民医疗卫生水平上加大投入。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将大力推动总投资达2亿元的佛山新世纪环湖妇儿医院建设,有望缓解禅城亚艺板块的妇产、儿童专科看病难问题。根据此前公示,医院位于禅城区南海大道与绿景三路交会处,与环湖小学仅一路之隔,净用地面积达10531.4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