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查看全部成交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码
城市搜索
选择城市
乐有家 > 房产资讯 > 新闻聚焦 > 正文

深莞惠版“雄安”来了 三市将在相邻区域建试验区

作者:乐有家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8-04-23 09:31 来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推动在东莞、惠州邻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4月21日,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在河源市召开,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共同谋划区域一体化新发展,大会透露了上述消息。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奇珠,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绪松;河源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叶梅芬等出席会议。受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委托,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率队前往河源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涛及其他四市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

五市近期共同推进的46项重点合作事项

主要涉及机制共建、交通运输、生态环保、产业合作、民生事业等5个领域。

其中,与东莞有关的有27个项目。包括五市规划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共建旅游联合宣传推介长效机制、交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开展深莞惠经济圈(3+2)区域路网衔接规划,与深圳、惠州共同深化跨界河流污染治理等重点事项。

在46项重点合作事项中

规划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成为了“重头戏”

会议提出,为进一步促进深莞惠三地协同发展,助推珠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在深莞惠经济圈(3+2)合作机制上,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推动在东莞、惠州邻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存量归当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协商基础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下来,深圳、东莞、惠州将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明确试验区选址、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等因素。

2009年9月24日,深莞惠一体化第三次联席会议在惠州召开。按照《珠江三角州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的要求和广东省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深圳、东莞、惠州三市于2009年先后三次召开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签订《贯彻落实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深圳、东莞、惠州规划一体化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深圳、东莞、惠州三市都地处珠江口的东岸,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珠三角一体化的重点区域。深莞惠三市有着很深的渊源,在1979年之前都属于惠阳地区,1979年深圳成为中国首批特区城市与惠州分开,1988年东莞独立设市也与惠州分开。30年后历史同源的深莞惠三市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再次携手密切协作。

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

是立足广东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广东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五市要携手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四个方面攻坚发力,努力把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成为高端人才、全球投资、科技创新、优势产业的聚集地,成为资源配置合理、创新发展协同、产业分工协作、空间对接便捷、人才流动流畅和公共服务共享的共同体,成为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着力把深莞惠经济圈(3+2)打造成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王伟中要求五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工作责任,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逐项推动重点合作事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把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得更加美好。

东莞将推动滨海湾新区与大空港对接合作

汕尾、惠州、东莞、河源四市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作了发言。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表示,东莞将扎实履行责任义务,积极主动与各兄弟市加强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分解任务、第一时间落实责任。特别是加快推动与深圳、惠州两市多条道路的衔接,认真抓好跨界河流污染治理,与四市共建一体化融合发展智库,优化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创新资源、旅游资源及医疗卫生资源,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有力、进展有序、落实有效。

肖亚非建议,进一步统筹推进深莞惠经济圈(3+2)交通规划建设,实现创新要素更快速、更自由的流动集聚。他还表示,东莞将推动滨海湾新区与深圳大空港对接合作,主动承接深圳前海自贸区辐射,助推珠江东岸区域协调发展。

【焦点关注】

五市合作事项 近6成与东莞有关

凤岗2路公交接驳龙岗大运地铁站

会议审议通过了五市近期共同推进的46项重点合作事项,涉及东莞市的有27项,接近总数6成。其中,交通运输领域10项、机制共建领域6项、产业合作领域5项、生态环保领域4项、民生事业领域2项。

交通对接是新一轮深莞惠经济圈(3+2)协同发展的最大热点。五市46项重点合作事项中,涉及交通领域的有24项,超过总数一半。

其中,涉及东莞的交通领域事项共10项。东莞市将加快清平高速二期及高尔夫大道出入口建设,加快恒心路平湖-横岗段建设,加快博深高速沥林出入口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强化东莞与深圳交通对接。东莞市还提出将凤岗2路公交延伸至龙岗大运地铁接驳站,推进“莞深同城”融合发展。

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

与惠州段接驳等事宜将会尽快协商确定

深惠城际项目建设也将会共同推进

●近期共同推进的重点合作事项包括深惠两市加强轨道交通对接,尽快协商确定深圳地铁14号线、16号线与惠州段接驳等事宜,共同推进深惠城际项目建设。深惠城际轨道建设对加强两市经济发展、人员往来具有重要作用,惠州希望双方共同与省有关方面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推动项目早日实施。

●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惠州机场确定为珠三角地区5个新干线机场之一,是深圳的第二机场,服务范围覆盖惠州、河源、汕尾和深圳东、东莞东,一共1500万人。

近期共同推进的重点合作事项包括加快开展惠州机场交通网络通达深莞汕河四市有关研究,更好地发挥新干线机场功能;

加快惠州机场在“3+2”区域建设城市候机楼及开通惠州机场专线,促进“3+2”区域交通融合。

●在高速公路方面,河惠汕三市将联合加快推进河惠汕高速公路建设,争取河惠汕高速公路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动工建设;

惠州和汕尾两市将共同加快推进高潭潮惠高速连接线工程建设,促进惠东高潭与汕尾革命老区连片发展等。

●深圳莲塘口岸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将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重点合作事项包括加快莲塘口岸与惠州快速通道建设,促进香港—深圳—惠州三地交通融合。

●涉及机制共建领域的重点合作事项包括共同规划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建立深莞惠+汕尾河源(3+2)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管合作机制;

●共同加强余泥渣土区域监管工作;

●建立深莞惠+汕尾河源交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事项;

●建立五市旅游联合宣传推介长效机制;

●共同组建深莞惠经济圈(3+2)一体化联合发展智库等。

●深莞惠经济圈(3+2)五市同顶一片蓝天、同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亲,五市将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包括深莞惠三市共同深化跨界河流污染治理;完善东江沿岸各市环境保护联动机制,联合保护东江水质,全力确保东江“母亲河”常年保持一江清水。

●深莞惠经济圈(3+2)五市还将深化产业和民生事业领域的合作等,包括研究在深莞惠经济圈(3+2)范围统筹布局国际陆港;

●跨行政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孵化育成体系;

●开展东江百里长廊旅游带发展专项研究,共同推动东江百里长廊旅游带建设;

●提请加强卫生医疗合作等。


+1 点赞

上一篇:刘毅率队赴香港考察交流 深化江港合作 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

下一篇:深圳人以后坐地铁去海边!8号线拟东延到小梅沙

卖房 我要卖房或出租 APP 扫码下载APP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
淘房 淘房超人 关注 我关注的房源
对比

暂无可对比的房源

去找房 >
房源对比 最多一次对比四套房源 清空
免打扰 开通免电话打扰 工具 房贷计算器 进度 查询交易进度 真伪 查询房源真伪 大学生租房免佣金 名企 合作 反腐 倡廉
提意见 意见反馈 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