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在惠州也可以看到时尚绚丽的灯光秀;还可以拥有像厦门这样的城市一样,漫步老街,有文艺的小商店,可购买有趣的旅游纪念品。日前,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为发展惠州的休闲旅游,惠州将着重完善市中心旅游景点和旅游交通标识体系,让游客可以在惠州玩得更方便更开心。
目标
促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塑造新形象,发展大旅游”的原则,注重特色,发挥优势,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多做贡献,促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举措
推进旅游厕所革命
惠州市旅游局以 “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为目标,科学规划设计,实现功能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将旅游厕所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旅游厕所管理长效机制,提升旅游厕所的管理水平,加大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的财政投入,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加强保障,将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星级酒店、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度假区等工作评定复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全社会关注推动厕所革命的氛围。
加大旅游营销力度
今年市旅游局将在贵广高铁、泛珠三角相关城市举办旅游专场推介会。同时,在广州、珠海等两个城市的大学城举办惠州旅游走进大学主题广场推广活动。
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深莞惠三市联合赴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三国推介。以客家文化和华侨文化为纽带,加强与沿线华人族群和社团的联系与交往,设立旅游推广和服务中心,开展游客互送和人才培训。
我市城市休闲旅游资源丰富
我市森林度假旅游资源、水域生态旅游资源、滨海休闲旅游资源等特色旅游资源突出;紧邻广州、深圳、香港等国际性大都市;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以惠州古城和西湖为代表的城市文化资源,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城市休闲旅游发展离不开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客源保障。这两者在我市均有所体现。市旅游局局长张莉兰说,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至汕头280多公里,西去广州130公里,南往香港(深圳)80公里,北沿京九线可直达北京。目前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呈逐年上升之势表明惠州旅游业已初具规模,为旅游区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客源保障。同时,随着惠州工业的再次腾飞所带来的经济拉动增长效应,每年来惠的商务客人也会大幅增长。
市区旅游发展处浅层位置
虽然具备先天优势,但我市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两头热,中间冷”格局。即南部的巽寮湾旅游区,北部的南昆山旅游区、温泉带和罗浮山旅游区,这两个区域无论是在旅游客源市场方面,还是旅游经济收入等方面都位居惠州旅游发展前列;而作为惠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惠州市区的旅游发展却处于一个非常浅层的位置,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城市休闲旅游反而成了我市的旅游的短板。
张莉兰坦言,市区公共休闲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服务游客的能力和信息化应用不够等问题也较为突出。“目前惠州休闲城市发展中还缺少旅游数字化、旅游标准化、旅游诚信经营、旅游执法监督和旅游安全保障五大体系。特别是对于惠州休闲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中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张莉兰说。
旅游区域竞争大也是我市发展城市休闲旅游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惠州周边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大城市群,在目前的状况下,周边地区同类休闲旅游项目存在着可互相替代、分流游客的情况。张莉兰说,珠三角大大小小的休闲旅游像陆续建立,其他城市依托交通便利、景区有特色、配套服务设施好等优势,分流了来惠州旅游的游客,给惠州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将在市区江湖沿岸设置灯光工程
如何为我市城市休闲旅游添砖加瓦,解决“两头热,中间冷”等问题。市旅游局局长张莉兰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为了留住市区的过夜游客,张莉兰透露,市旅游局已多次组织团队到其他城市参考借鉴成功案例,现初步计划将天津、南昌等地的夜间灯光秀活动引进到我市。“他们很多人来了一天,夜里就走了,留不了游客过夜。那么我们可以增加点灯光秀,丰富惠州的夜晚观光旅游内容。在沿江沿湖两岸,设置灯光工程,留住过夜客人,可以延伸旅游的链条。”张莉兰说。
在老街开发惠州旅游纪念品
在市区现有的旅游景点,我市将进一步做好惠州西湖、红花湖等旅游景区的外延包装,让城市休闲旅游的业态更为丰富。张莉兰说,大家都喜爱的水东街、金带街、慈云路等西湖周边的老街,我们有意把它充实更多的旅游产品,包括开发惠州的旅游纪念品。在这些地段,镶嵌一些手工作坊,还有旅游纪念品的商店,让游客们游完西湖,还可玩可买。
补足短板
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
为了方便城市休闲旅游的游客群体,市旅游局还计划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旅游交通标识体系,给城市休闲旅游的主力军——— 自驾游的游客做好基础建设。
张莉兰说,现在还有一个短板就是旅游交通标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超过七成以上的游客都是自由行的游客。自驾游也好,自由行也好,都非常依赖旅游的交通标识。除了这些旅游大交通以外,细节也要配套好,才能让整个惠州旅游迎来一个很好的基础建设时期。
据悉,今年将打通罗浮山至南昆山的交通骨干线,打通交通瓶颈,形成旅游环线,实现县区抱团合作。同时,改造升级景区道路,推动重点景区连接线和乡村旅游环线建设。修路还需通车,推动开通市区及重点旅游集散中心与景区间的旅游专线,打造智慧旅游交通。
转载自:东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