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查看全部成交信息
请使用微信扫码
城市搜索
选择城市
乐有家 > 房产资讯 > 新闻聚焦 > 正文

大亚湾红树林公园将晋升国家级 近年投入超过20亿元

作者:乐有家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7-01-20 11:49 来源:东江时报

摘要:红树林科普馆、漂亮的亭台绿道以及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走进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这座正在不断建设完善的公园到处花红叶绿,生机勃勃。

红树林科普馆、漂亮的亭台绿道以及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走进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这座正在不断建设完善的公园到处花红叶绿,生机勃勃。如今,这个大亚湾人们最喜爱的公园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1月11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关于公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通知》,新批准了全国范围内5个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其中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为此批广东省唯一入选公园,也是省内第16个国家湿地公园。

历史 近年投入超过20亿元

“淡澳碧水轻舟渡,红林湿地白鹭飞”。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大亚湾中心区淡澳河中下游区域,接近出海口,为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湿地,这里保存有一片茂盛的红树林群落。由于城市开发建设、围塘养殖,这片红树林曾经一度也面临生存威胁,湿地面积日渐萎缩,红树种类逐渐减少。

近年来,大亚湾陆续投入超过20亿元,用以整治包括淡澳河在内的17条河涌,并将淡澳河整治列入重点民生工程。目前,淡澳河河流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2010年,大亚湾依据《大亚湾淡澳河生态环境及景观规划》,在淡澳河北岸、中兴中路以东的24.94公顷范围建成大亚湾红树林公园。经过多年的生态保育,红树林得到保护和补种,面积和质量大大提升,原生及次生群落长势良好,鸟类数量逐渐增多。

2015年,该区在已建成的红树林公园基础上,又将东西两侧淡澳河沿岸分布有红树林的河涌一起纳入,启动总面积111.2公顷的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

申报 填补珠三角地区空白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内的湿地、生物、景观资源等能够供人们观赏、游览,并且开展各类科普教育和科学文化活动,具有较高保护、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因此,2016年9月,我市将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申报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我市在申报材料中介绍:大亚湾红树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及成功申报,将填补珠三角地区以红树林为核心资源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空白。对珠三角区域高速城市化、工业化后的社会经济转型有着重大的示范作用,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也起到样本效应。

1月11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通知》,批准了全国5个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其中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列其一,且为我省唯一一个。截至目前,广东省内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到16个。

该通知还要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所在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各规定要求,始终坚持“重在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明确城市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健全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机构,落实保护管理措施。要抓紧编制城市湿地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示。

建设进度

第一、二阶段工程已全部完工

据了解,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东起白寿湾大桥,南以滨河南路为界,北至中兴南路,西至中兴二路桥,全长约3.9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1.2.万平方米,包括水体整治、驳岸新建和改造、景观桥、公园配套设施、园路及铺装、绿化改造、公用工程等。项目立项金额为14177万元。规划定位为打造具有岭南典型湿地特点,以河口红树林湿地为景观特色,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览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该公园规划建设“一心”“两翼”“十景”和1大环4小环慢行系统。建设项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2015年,该公园建设项目的第一阶段——苗木种植采购项目开始,绿化种植面积约5.1公顷,当年12月底已完工。

据了解,该公园范围内共有高等植物283种,其中湿地植物47种,包含红树植物17种。主要红树品种有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海漆、卤蕨、榄李、草海桐、水黄皮、银叶树等。据悉,其中的海漆树是现有全国保存最好的海漆群落,而该种也是我国唯一一种能形成彩叶景观的红树植物。

该公园还是各种动物的理想栖息地。据初步调查,有340多种动物在此栖息生存。包括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大量“三有”保护动物,其中褐翅鸦鹃、黑耳鸢有较大种群数量。

该公园建设项目的第二阶段是大亚湾首个公共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PPP工程),总面积约89.1公顷,于2016年今年6月开工建设,包括红树林科普馆、小型服务建筑等建筑,建设形成城市湿地公园基本框架,目前已完成总体进度的100%。

第三阶段为大亚湾红树林湿地公园二期工程,总面积约16.8公顷,目前正在筹备中,总面积16.8公顷包括滩林鸣禽、长堤栖鹭两大节点。

按照规划,大亚湾区将通过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打造港城融合的生态湾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品质,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生态修复,创造自然繁衍的红树林栖息地和多样化的动植物生境,结合周边用地,配套相应设施,提供高品质的城市开放空间,改善生活质量。

转载自:东江时报

+1 点赞

上一篇:惠州城轨1号线拟投资400亿 全部采取PPP合作模式

下一篇:近2.4亿!陈江将现大宗土地交易 隆生拿地可能性大

卖房 我要卖房或出租 APP 扫码下载APP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
淘房 淘房超人 关注 我关注的房源
对比

暂无可对比的房源

去找房 >
房源对比 最多一次对比四套房源 清空
免打扰 开通免电话打扰 工具 房贷计算器 进度 查询交易进度 真伪 查询房源真伪 大学生租房免佣金 名企 合作 反腐 倡廉
提意见 意见反馈 顶部 回到顶部